咨询室设备供应商

联系我们
产品配送部:
周老师:0551-62627881
心理器材订购:
汪老师:15256920770
专业培训部:
周老师:13856012832
渠道管理部:
王老师:13167377458
售后客服QQ1:
qq:3065588615
售后客服QQ2:
qq:2336376190

心理学堂>>文章

说话的艺术

发布时间:2017/9/1 16:40:41    阅读次数:755

生活中肯定有很多嘴很笨的人,就是那种一讲话必得罪人的人。多数的话都是随口而出,说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影射,可是听的人当真了。古语云:“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”,你明明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,却“有意”地伤害到了别人。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,重则给自己引来灾祸。泽人小编有必要提醒各位,当你在和陌生人打交道时,就需要谨言慎行,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。那这个说话的分和寸如何把握呢?今天泽人小编就给您讲讲如何把握说话的分寸?

“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”在心理学上叫:瀑布心理效应,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,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,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,这种心理效应现象,正象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,上游平平静静,而遇到了某一峡谷即会一泻千里。

瀑布心理效应一开始是教师交往中存在的现象,即教师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即教师对待调皮学生往往恶语相向,教师可能并没有恶意,可是学生会受到伤害。如此往来,师生关系会不断恶化,对双方的影响也不好。

其实不仅仅在师生之间,就是与人交往的过程中,也要把握说话的尺寸,这样才能有拥有好的人际关系,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尺寸呢?首先你要知道说话的忌讳:

一、隐私

首先不要去刻意询问别人的隐私,尤其是“男不问收入,女不问年龄”是交往过程中的大忌讳。其次对于你知道的别人的隐私,不要轻易将其搬上酒桌,最好是避其不谈。

二、身体心理缺陷

对于身体和心理有缺陷的人,在交流过程中尽量避免由于好奇去打听其缺陷背后的来龙去脉。别人如果愿意和你分享,你需要做一个倾听者并为其严守秘密。

三、争议性话题

对于存在争议性的话题,如果没有确定的定论就没有必要去和人争论,毕竟大家都是成年人,三观已经成立,去强势说服别人苟同自己的观点只会让你失去一个朋友,甚至可能会结上一个仇人。

四、评价别人

别人好坏与否,都似乎与你没有太大的关系,除非气人穷凶极恶,人人得而诛之,要不然都不要去评论别人,太多的去评价别人只是小人的体现,明智一点的人都会对你起戒备之心,毕竟他不想成为你的评论对象。如果是别人在你面前评论别人,你一听而过就好。

五、伤心事

别人的伤心往事不要过多提,譬如一个朋友亲人逝世,与其谈话就尽量避免死亡一类的话题,转而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。

六、特殊

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心理底线,那些切不可触碰。

知道以上禁忌还不够,你还需知道说话的分寸,因为有些禁忌可以巧谈作为一个笑点,但是其中的度该如何把握呢?

一、客观

这里说的客观,就是尊重事实,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,应视场合、对象,注意表达方式。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,信口开河,往往把事情办糟

二、维护别人的自尊心

自尊是件奇妙的东西,你正面攻击它,它反而更坚强,反倒是你若有若无的一句闲话就能将其击溃。所以,说话时,一定要留意对方的敏感点,比如对方身材矮小,你就最好不要在谈话中提起身高的问题等等

三、注意语言差异

不同地域存在不同的文化差异,在某些人看来是很平常的说话方式却很可能会影响到对方的情绪。因此,建议你在社交场合,最好仔细思量,用普通话和对方交流

四、注意自己的身份

任何人,在任何场合说话,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,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。比如,在自己家庭里,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,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。如用对老人或长辈的语气对小孩子说话就不合适了,因为这是有失尊重的。

上一篇:开学恐惧症
下一篇:情绪能杀人?